潼南大梵刹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西一公里的定明山下。潼南大梵刹创于唐咸通年间(860-873年),初名“定名院”,又名“南禅寺”。后因宋朝在寺内依山凿一大佛,改称“大梵刹”。
明朝在大雕像之上覆盖七重飞阁以蔽风雨,今尚齐备,大梵刹历史上曾重修三次,前两次(1151年,1278年)分别由邓利成、冯檝、清晖所建;最后一次是民国十一年重修。潼南大梵刹今存有大佛阁、观音殿、玉皇殿、鉴亭四座木结构古建筑,多系清末遗物。玉皇殿始建于民国11年(1922),据说原是当地百姓为求雨祭天而建。玉皇殿和大佛殿之间的观音殿,建于宋元年间,1946年重修,内塑千手观音。据说,观音列于佛祖右侧,是潼南大梵刹有别于其他寺院丛林的地方。大像殿内,是依崖而凿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坐像,头饰螺髻,方面大耳,慈眉祥目,脸颊丰满,依山面江,赤足危坐,周身贴金,光彩熠熠。因此这尊大佛俗称“八丈金仙”,它是我国第一大金佛,世界第七大佛。这尊释迦牟尼坐像高18.43米,胸围8.35米,结跏趺坐,袒胸,套双领外套,左手置于膝间,右手平胸,施无畏印,佛身各部分比例匀称,衣纹流畅,形态真切,身形尊严肃穆,双目炯炯传神,气势尤为雄伟。据碑记所载,潼南大梵刹的大佛,身、首的开凿年代相距甚远。佛首凿于唐咸通元年(860),成于广明元年(880)。而佛身的开凿竟跨越五代乃及北宋,时间长达250多年,直到宋靖康元年(1126)始初成。
此后,按佛首比例睁开佛身,又用了26年的时间,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(1151)才完全凿成。整座佛像开凿前后共历时290多年。大佛凿就后,南宋绍兴壬申年(1152),为了给佛像饰金,又进一步对佛像加工细磨,该寺僧人法修还远赴泸州,向泸州刺史冯檝化缘。冯檝是一位虔敬的信佛居士,慷慨以俸金用作细软,还亲自撰文刻碑记事。绍兴二十二年(1152)二月,大佛装銮饰金完成,至此大佛通身贴金。后来,在清嘉庆七年(1802)、同治九年(1870)、民国3年(1914)和民国10年(1921),大佛又先后4次重装金身。
潼南大佛是石刻造像中罕见的珍品,曩昔被称为“蜀中四大佛”之一,1956年8月,被四川省人民当局定为首批重点珍爱文物。2006年05月25日,潼南大梵刹摩崖造像作为隋至清时期文物,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珍爱单位名单。以大佛为中间,在东西长达里许的崖壁上,留有历代骚人墨客书镌的题记、诗咏、碑碣、造像等83则,镏金楹联雕刻20则,水文题刻5则,龛窟104个,佛像700余躯。另有“石磴琴声”、“顶天佛”、“鉴亭”、“翠屏秋月”等名胜古迹,与“八丈金仙”共称十八胜景。
七情台再往左,是沿江的丹崖绝壁,在长达里许的崖壁上,留有很多历代骚人墨客书镌的题记、诗咏、碑碣和造像等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伟大的“佛”字。这个刻在陡峭笔立的岩壁之上的“佛”字,高8.85米,宽6.78米,占有岩面60平方米,为清同治年(1870年)云岩弗乘所书,是全国最大的石刻佛字。“佛”字淳厚遒劲,刚健特立,笔力千钧,足踏江岸,头顶蓝天,所以也称“顶天佛字”,又叫“立地成佛”。据说,隔岸数里,也赫赫在目。而且,“佛”前江中正好自力一石,状若双手合掌,朝“佛”字顶礼膜拜,平添几许佛法无边,顽石颔首悟禅机的灵气。
Hey小伙伴们,让我来给你们揭秘一个超级棒的会议圣地——北京九华山庄会议酒店!🏰🎉这里不仅满足了我对会......
九华山庄是古典园林庭院式宾馆,别墅套房、四合院、标准间,户户通温泉,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真正的小汤山温泉是......
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衡阳市南岳区境内,高峰是海拔约1300米的祝融峰。在“五岳”中,衡山的地理位置靠南,相......